隨著“砰”的一聲巨響,挖掘機“鐵錘”砸下,惠城區小金口街道九龍村劉洞村民小組公園邊一閑置鐵皮棚轟然倒地。經過半日的清拆和平整,這里將納入劉洞村民小組幸福公園“版圖”進行改造。劉洞村民小組是該村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精品村的重點打造對象。日前,記者走進劉洞村民小組,見證了該村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一幕。近年來,在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的引領下,這里上演了一場美麗鄉村“變形記”,接下來將借助優美的鄉村環境打造露營基地,謀劃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湖邊建棧道,湖中種荷花
在劉洞村民小組,村里的幸福公園綠樹成蔭。公園盡頭的景觀湖,廊橋跨湖而過,湖中殘荷映襯著藍天白云,三三兩兩的村民沿著棧道散步。
“以前這里是個大魚塘,周邊雜草叢生。”九龍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江華生介紹,3年前,精品村建設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九龍村迎來發展機遇。
隨著精品村建設的全面推進,劉洞村民小組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道整潔寬敞,建設了“口袋公園”和公廁,30畝大魚塘變成風景宜人的景觀湖……
江華生介紹,原先大魚塘周邊遍布豬圈、老舊房屋,環境非常雜亂,村里決定對魚塘周邊環境進行整體改造提升。當時,村干部發動村民共同參與,30戶村民無償貢獻自家土地。大家齊心協力把環境整治好,魚塘變成了景觀湖。
去年,劉洞村民小組的水泥村道經過“白加黑”改造,修成了美觀的柏油路,沿路種下200多棵鳳凰木、木棉、柳樹等。今年初,該村對沿湖環境進一步提升,建設了350米湖邊棧道,并花費2萬多元請園林公司在湖里種植荷花。今夏時節,湖中粉色荷花盛開,美景贏得村民點贊。“飯后沿著湖邊走一走,心情都特別好!”村民劉國新開心說。
發展城郊型鄉村旅游
推開村民劉佛進家的院門,金桂飄香、月季吐艷,龍眼、荔枝等果樹長勢茂盛。庭院一塵不染,院子一角石桌上一盆鮮花開得正好。劉佛進今年81歲,老兩口非常喜歡養花,特別愛干凈。院子里養了20多種花木,是村中有名的“美麗庭院”。“村里花了那么大力氣把村子建設好,我們把自家庭院搞得漂漂亮亮,為美化環境做點貢獻。”劉佛進說。
據介紹,九龍村以“美麗庭院”“干凈人家”評選活動為載體,建立選優評先機制和有償服務機制,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調動他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實現人居環境整治向村民主導、產業引領、效益驅動的方向持續健康發展。
江華生告訴記者,這幾年九龍村陸續投入超過1500萬元用于美麗鄉村建設。接下來,該村將以山水田園風光為根基,以農旅融合為發展方向,發展特色經濟,進一步擴大村民增收渠道,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該村計劃將劉洞村民小組600平方米閑置地與公園連片綠化升級,將建露營地、戶外停車場、燈光籃球場等。此外,還將打造共享菜園、農耕文化館、網紅打卡點,引導有條件的村民開設特色民宿、農家樂等,通過發展城郊型鄉村旅游,以產業造血,推動鄉村振興。
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田家斌